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合同法  知识产权  公司法  建筑工程  国际贸易  刑事辩护  婚姻家庭  债权债务  房产  拆迁  劳动  医疗  交通  金融保险  行政诉讼  海事海商 
首页 > 刑事 > 量刑判决 > 量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www.nj64.com  南京律师网  [ ]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为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实现量刑公正,根据刑法和刑事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指导意见。&nbs...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实现量刑公正,根据刑法和刑事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量刑的指导原则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二、量刑的基本方法            量刑时,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依次确定量刑起点、基准刑和宣告刑。            1.量刑步骤            (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根据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并综合考虑全案情况,依法确定宣告刑。            2.调节基准刑的方法            (1)具有单个量刑情节的,根据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直接调节基准刑。            (2)具有多个量刑情节的,一般根据各个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调节基准刑;具有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等量刑情节的,先适用该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再适用其他量刑情节进行调节。            (3)被告人犯数罪,同时具有适用于各个罪的立功、累犯等量刑情节的,先适用该量刑情节调节个罪的基准刑,确定个罪所应判处的刑罚,再依法实行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            3.确定宣告刑的方法            (1)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刑幅度内,且罪责刑相适应的,可以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如果具有应当减轻处罚情节的,应依法在法定最低刑以下确定宣告刑。            (2)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且罪责刑相适应的,可以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只有从轻处罚情节的,可以依法确定法定最低刑为宣告刑;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3)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最高刑以上的,可以依法确定法定最高刑为宣告刑。            (4)综合考虑全案情况,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可以在20%的幅度内对调节结果进行调整,确定宣告刑。当调节后的结果仍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依法确定宣告刑。            (5)综合全案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缓刑、免刑的,应当依法适用。            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量刑时要充分考虑各种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根据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实以及量刑情节的不同情形,依法确定量刑情节的适用及其调节比例。对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在确定从宽的幅度时,应当从严掌握;对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应当充分体现从宽。具体确定各个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时,应当综合平衡调节幅度与实际增减刑罚量的关系,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2.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3.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行为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4.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            5.对于立功情节,综合考虑立功的大小、次数、内容、来源、效果以及罪行轻重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一般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2)重大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6.对于坦白情节,综合考虑如实供述罪行的阶段、程度、罪行轻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2)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较重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            (3)因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50%。            7.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8.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其中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9.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10.对于当事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以及真诚悔罪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11.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轻重等情况,增加基准刑的10%~40%,一般不少于3个月。            12.对于有前科的,综合考虑前科的性质、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前科犯罪为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除外。            13.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14.对于在重大自然灾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犯罪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四、常见犯罪的量刑            (一)交通肇事罪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因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可以在七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事故责任、致人重伤、死亡的人数或者财产损失的数额以及逃逸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二)故意伤害罪            1.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3.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伤害后果、伤残等级、手段残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伤残程度可在确定量刑起点时考虑,或者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            (三)强奸罪            1.构成强奸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强奸妇女一人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奸淫幼女一人的,可以在四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强奸妇女、奸淫幼女三人的;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二人以上轮奸妇女的;强奸致被害人重伤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程度、强奸人数、致人伤害后果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强奸多人多次的,以强奸人数作为增加刑罚量的事实,强奸次数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            (四)非法拘禁罪            1.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一般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致一人死亡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非法拘禁人数、拘禁时间、致人伤亡后果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非法拘禁多人多次的,以非法拘禁人数作为增加刑罚量的事实,非法拘禁次数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            3.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20%:            (1)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致人重伤、死亡的除外);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            (五)抢劫罪            1.构成抢劫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抢劫一次的,可以在三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抢劫三次或者抢劫数额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抢劫致一人重伤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抢劫情节严重程度、抢劫次数、数额、致人伤害后果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六)盗窃罪            1.构成盗窃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或者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的,可以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事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盗窃数额、次数、手段等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1)盗窃数额每增加1000元,可以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刑期;            (2)多次盗窃的,可以增加两个月到六个月刑期;            (3)盗窃他人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影响他人生产、生活的,可以增加两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3.盗窃近亲属财物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不作犯罪处理的除外。            4.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和盗窃珍贵文物等物品的,依照有关法律、司法解释办理。            (七)诈骗罪            1.构成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具有以下情节之一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⑴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⑵多次诈骗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⑶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⑷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⑸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⑺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⑻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后果的;⑼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在量刑起点的其他上,可以根据诈骗数额、次数和其他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1)诈骗数额未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每增加2000元,可以增加一个月至两个月刑期;            (2)诈骗数额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每增加10000元,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或者每增加具有1条(3)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3)诈骗数额达到特别巨大起点的,每增加50000元,可以增加一年至一年六个月刑期。或者每增加具有1条(3)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两年刑期。            3.诈骗近亲属财物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八)抢夺罪            1.构成抢夺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抢夺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九)职务侵占罪            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职务侵占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十)敲诈勒索罪            1.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敲诈数额达到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投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敲诈数额达到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敲诈勒索的数额、次数、手段、致人伤害后果等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1)多次敲诈,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2)敲诈数额达到较大起点的,每增加2000元,可以增加一个月至两个月刑期;            (3)敲诈数额达到巨大起点的,每增加30000元,可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            (十一)妨害公务罪            1.构成妨害公务罪的,可以在三个月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妨害公务造成的后果等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煽动群众阻碍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4.因执行公务行为不规范而导致妨害公务犯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十二)聚众斗殴罪            1.构成聚众斗殴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一般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聚众斗殴三次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聚众斗殴人数、次数、手段严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十三)寻衅滋事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寻衅滋事一次的,可以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纠集他人三次寻衅滋事(每次都构成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可以在五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十四)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1.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一般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情节严重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犯罪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十五)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问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五十克或者其它毒品数量达到数量大起点的,量刑起点为十五年有期徒刑。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十克或者其它毒品数量达到数量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七年至八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可以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情节严重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毒品犯罪次数、人次、毒品数量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30%:            (1)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2)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            (3)毒品再犯。            4.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1)受雇运输毒品的;            (2)毒品含量明显偏低的;            (3)存在数量引诱情形的。            五、附则            1.本指导意见仅规范上列失误中犯罪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案件。            2.个高级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附:基本概念            量刑起点: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的量刑点。            基准刑:根据犯罪数额、次数、后果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的刑罚量。            宣告刑:根据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综合全案确定并依法宣告的实际刑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事发地*
<<手机号*

■ 法律问答
·双目失明7岁农村老人一个月能拿多少补贴
·这样算几级伤残?可以提出哪些赔偿
·两部电动车相撞的车祸
·强*谅解书范本,强*谅解书范本怎么写
·工伤赔偿中三金如何索赔,我在单位两次受工伤
·房产证上是弟的名字,兄弟俩签的协议。法律上说有效吗、
·卖化肥要办证吗,我想在我们这卖化肥.请问要办哪些证啊?
·男方在分居期间的债务需要承担吗
·离职员工骗取前公司货款,您好
·你好,我lp可能由于我质疑她存在男女关系,她提出了离婚,我现
·常州德成案主犯罪李xx被定性为集资诈骗罪,诈骗金额达40多亿
·孩子19岁了夫妻离婚,孩子是否要判?
·你好,我孩子在幼儿园里没车撞了,该怎么处理
·您好,我是一名单亲母亲,孩子离婚抚养权归我,离婚协议上也有抚养费的规定,金额,还有截止日期,到期南方
·交通事故,别人开我的车,别人开我的车,把人给撞死了,我要承担什么
·离婚未满一年可以要求财产重新分割吗

■ 相关内容
·非法持有毒品罪量刑标准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明知是鸦片、海洛因或者其他毒品,而非法持有且数量较大的行为。  “非法”是指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  “持有”是指占有、携有、藏有或者其他方式持有毒品的行为。  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海洛因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


·对于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能不能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
      犯罪分子没有法定减轻处罚的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所谓案件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案件的特殊性,如涉及到政治、外交等因素。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案件,即使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


·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


·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不论是否达到目的,即不管是既遂还是未遂,行为人只要在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


·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现场?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是指发生事故的车辆、伤亡人员和事故有关的物品、痕迹等所占有的路段或者地点的空间范围。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两大类。&nbs......

·刑事案件聘请律师的作用?
      律师参与刑事案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侦察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判阶段。律师在这三个阶段中的工作内容、重点、方式方法、以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    律师在刑事案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甚至有些人还可能会有......

·婚前购买的股票,婚后增值的部分能否作为共同财产分割?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软件著作权人的权利——复制权
      计算机程序,既是作品又是冥用工具,对程序的复制是指把程序转载在有形物上的行为。程序的载体可以是纸张、软磁盘、硬磁盘、卡片、穿孔纸带、磁带、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光盘等,把程序从某种载体上转载到任何一种现有介质或将来可能出现的......

·夫妻间借款,如何判断借款是否用于个人经营活动
      对于借款是否用于个人经营活动,可以参考以下情形加以判断:(1)投资的财产是否属于一方个人所有,如本条规定情形下的借款,在交付给借款方时所有权即发生转移,即从夫妻共同财产转化为借款方的个人财产;(2)双方是否明确约定经营活动完全由一方负责;(3)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是否......

·什么时候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时,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不仅可以在离婚、赡养、抚养、继承等案件中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也可以在起诉前将人身安全保护令作为独立的诉讼理由向法院提出申请。...

·强制拆迁的法律环节
      强制拆迁涉及被拆迁户的切身利益,是重大而严肃的执法活动,实施时应着重把握好下列法律环节:  其一、先行告诫说服。“大兵压境”时,仍应由拆迁人、拆迁主管部门、基层组织和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对被拆迁户进行说服教育,讲清前因后果,说明利害关系,尽可能促使被拆迁户权衡......

·对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有哪些要求
      对提起离婚诉讼人的要求,是要求提起离婚诉讼的人必须符合的要件,不具备这些基本要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二、提起离婚诉讼的......

·盗窃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

·突发疾病没有超过48小时家属放弃治疗,员工死亡能否认定为工伤
      “48小时经抢救无效死亡”条款是视同工伤的情形,对此种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可认定为工伤。首先要考量劳动者有无继续存活可能性,工作性质及内容与突发疾病是否有因果关系,以及劳动者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自杀等情形为工......

 律师团队
南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律师
  • 南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 南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 南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 南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专项服务